第119章 勢頹
王平,本鄙夫出身。
識字不滿十,為人常心懷自輕,而外作端正。
且因他早年在魏國軍中待過,熟悉逆魏軍陣戰法,是故丞相諸葛亮便將他遣來馬謖軍中,為不曾歷經戰事的馬謖參詳一二。
然而,他來到馬謖軍中後,並沒有受到重視。
譬如行軍、落營及修繕防禦工事等調度,馬謖以他不通文墨、言辭粗鄙等緣由,不曾詢於他。
皆是與那李盛等人商議後,便遣他去執行。
隱隱有不屑之意。
必然,王平心意難平。
對馬謖的不曾臨陣而妄自尊大,心存鄙夷之念。
因而,當馬謖想兵出蕭關的決策甫一話落,他便勃然起身,以兵出蕭關乃是違背丞相將令為由,反駁之。
亦讓馬謖肝火大動。
卻也無可奈何。
畢竟王平以丞相為理,且麾下皆是板楯蠻。
他若是以王平不尊調度為由奪兵權,那些板楯蠻絕對會奮起反抗而鬧了內訌。
最終的結果,便是他執意為之,而王平自領本部趕來了鄭璞的營地。
嗯,王平雖與鄭璞交集寥寥,卻是印象不錯。
蓋因他曾與句扶陰襲西城、伏於大巴山脈數月之期,便從句扶及其麾下板楯蠻口中,得知了鄭璞為人及秉性。
比如在相府內宿夜時,為板楯蠻講解古今典故。
譬如曾從南蠻之俗,與獠人耆老宗長殺雞屠狗飲血共詛盟。
如此以誠推人的將率,定然也不會鄙夷自身的寡文,及為貳臣的身份。
且,他心中尚尊著丞相的將令:遏道而守。
而方圓百里之內,他唯一能尋到的漢軍,便是鄭璞部。
鄭璞見他率領本部到來,也徹底扼殺了,心中的那一絲僥倖。
然也!
他心中尚且期盼著,馬謖兵出蕭關,即使戰不利,亦能多堅持些時日,等到丞相遣兵來援,隨即全身而退,再與他共守蕭關道。
但如今,號稱「巴郡神兵」、善於山地作戰的板楯蠻皆歸來了,馬謖還能抵禦魏軍嗎?
唉~~~
事無轉機矣。
事實也正如鄭璞所斷。
一意孤行的馬謖,註定了不會迎來好結果。
逆魏的蕭關,駐守士卒不足兩百人。
倒不是魏軍有意將關隘拱手相讓,而是留在西涼及關中的逆魏將率,亦皆有所斷定,漢軍不會來奪關。
畢竟,雙軍爭鋒的決勝之地,乃是街亭。
巴蜀奪了此地關隘,乃有害無利。
抑或者說,逆魏蕭關守備空虛,本就誘敵深入,期盼著漢軍放棄了地利來奪關。
是故,當蕭關不戰而下後,馬謖便迎來了噩夢。
魏將軍戴凌、魏平二人得聞,大為欣喜。
乃許下攻破月支城,所取叛賊楊條部輜重盡授之的利益,徵發了當地的羌胡部落,得兵二千有餘。再將安定郡的郡兵,授於心腹部將別領,讓之與羌胡部落繼續圍困月支城。
不求他們能攻破城池,只需困住楊條不生事端即可。
隨後,二人便盡起全軍,合兵約莫九千,輕裝長驅來蕭關。
馬謖所領,不過三千餘人。
且又因他掌軍不足一歲,願為他死不旋踵的士卒,寥寥無幾。
無有地利可依託之下,甫一接戰,便被魏軍突入陣內,猶入無人之地。
不過兩刻鐘的時間,將軍張休便被臨陣斬殺,其部大潰。亦然引發了其餘兩部軍士的士氣大崩。
兵敗如山倒。
蕭關再度易手,亦讓馬謖的雄心壯志,一潰千里。
但逆魏將軍戴凌及魏平,並沒有大肆殺戮,乃是勒令麾下士卒故意放緩步伐,吊在漢軍潰兵身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