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海趙大帥聲名遠播,五萬大軍登陸江北之後,各地望風而降。
江北清兵明顯多於明軍,不過清軍並沒有主動迎擊,而是向揚州方向收縮。
在出兵之前,趙銘已經與朱以海商議,並派人聯絡堵胤錫和隆武朝廷,約定三面夾擊,聚殲清軍主力於淮南之地。
如今滿清朝局動盪,趙銘認為是絕佳時機,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,趙銘相信以堵胤錫的戰略眼光,當能抓住此次時機。
阿濟格並沒有主動迎擊,多半是面臨西線壓力,或許堵胤錫之軍,已經自楚贛進入安慶和廬州,撲向鳳陽府泗州縣,威脅揚州之西,使得阿濟格不得不收縮兵力,保證大運河通道不被明軍切斷。
這樣一來,東海鎮與楚贛明軍,就像是迅速系攏的口袋,從東西兩個方向,迅速推進,在清軍從南京撤軍之前,將口袋扎死。
因此,趙銘在收取揚州東南的泰興、南通、如皋之後,留下一萬餘人,而後率領四萬大軍,迅速向揚州側後穿插,準備拿下楊州之東的泰州,而後迂迴到揚州之北,也就是揚州後方的高郵,切斷運河,並等朝廷之軍,自西而來,完成對阿濟格的合圍。
現今滿清缺少機動兵力,只要圍住阿濟格,滿清短時間,不會有援兵來解圍,趙銘有極大把握消滅阿濟格兵團,一舉鼎定天下戰局。
計議已定,趙銘率領四萬大軍北進,留下心腹李忠明、阮美領一萬兵,鎮守泰興監視揚州,並隨時準備增援主力。
畢竟,阿濟格有二十萬人,趙銘並不敢馬虎。
一切準備妥當,四萬東海鎮精銳,並未直撲揚州清軍大營,而是繞開清軍集結之地,沿著運鹽河,直撲泰州。
泰州是承南啟北的水陸要津,為蘇中門戶,自古有「水陸要津,咽喉據郡」之稱。
趙銘要繞道揚州後方,奪取高郵,就必須拿下泰州,打通向揚州之北穿插的道路。
「大帥,往前三十里,就是泰州城!」王德順騎著馬,跟隨在趙銘身邊介紹道。
此前王德順常年鎮守崇明島,加上他乃江陰人,對於長江兩岸的地形和城池分布十分熟悉。
趙銘抬首四望,四周都是農田,遠處則是起伏的丘陵和樹林。
「泰州城有多大,可有重兵把守?」趙銘問道。
「泰州在揚州之東,原來東台、如皋等地的海鹽,都是經過運鹽運河,過泰州運到揚州,所以泰州此前還算富庶,城池自是比一般縣城要堅固。這裡屬於揚州外圍,之前又未受到我們的威脅,所以並沒有駐紮多少人馬。不過我們登陸江北,原本設防於泰興、南通、如皋的清軍不戰而逃,或許有不少人逃至泰州,大帥還是不可大意!」王德順答道。
趙銘點了點頭,「本帥登陸江北,阿濟格有點腦子的話,應該已經猜出了本帥的意圖,所以他才集結兵力於揚州,想守住江南清軍撤退的通道,為南京清軍撤退爭取時間。泰州乃是蘇中門戶,本帥向揚州後方穿插的重要通道,他應該會派兵駐守,只是不知道領兵的是誰!」
王德順道:「此前泰州只有一個清軍千總,如今是誰領軍,還真不知道。」
趙銘微微皺眉,遂即派出騎兵前往偵查,並傳令大軍,加速前進,中午之前趕到泰州城下,儘早突破泰州,殺奔高郵,截斷阿濟格的退路,以免清軍主力跑了。
大軍繼續前進,不多時,前去偵查的羅文耀,領著騎兵奔馳回來,趙銘見此一拉馬韁,駐立於道路邊。
「大帥打探清楚了!」羅文耀於馬上抱拳。
趙銘看他身後,還帶著幾名百姓,有老有少,都是穿著灰色的滿衣襖子,有的帶著破滿帽,有的則光著發青的頭皮。
正月間,江北天氣很冷,這些人襖子上到處都是破洞,凍得瑟瑟發抖,神情悽苦,目光呆滯,典型的滿清統治下的百姓,一點精氣神都沒有。
趙銘問道:「什麼情況?」
羅文耀揮手道:「你們把跟我說的,給大帥說說。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