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承疇倉皇退入內城,外郭各門駐軍,不是撤入內城,就是逃離南京。
明軍沖入外郭城,殺清將高進庫,斬首三千餘人,俘獲一千多清軍,南京守軍損失雖不大,但是卻徹底喪失了膽氣。
清軍退入城中後,任由明軍進駐外郭,卻不敢派兵驅除。
雖說多鐸主力南下,但是江南清軍實力其實並不弱小,足有五六萬人,遠遠強於明軍,可是清軍要守的地方太多,兵力分散,被明軍各個擊破。
洪承疇這一仗,打成這個樣子,被一萬明軍,從長江口一路推進到南京,險些被趙銘一波推掉基地,真是顏面掃地了。
現在城中清軍士氣低迷,加上隨著明軍攻入外郭,駐兵紫金山,南京城內的紳民開始不穩,被清廷以殘酷手段鎮壓下去的復明勢力,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。
清軍在江南的統治,變得岌岌可危,洪承疇不敢再冒風險,死死守著內城,等待援軍救援。
天下百姓心裡其實都很清楚,誰好誰壞,特別是江南地區的百姓,大多十分懷戀明朝,只是畏懼滿清的高壓統治,加上明朝自己不爭氣,百姓們為了活命,便只能屈服於滿清。
可是一旦讓他們看見,光復明朝的希望,又有哪個漢人百姓,願意受異族的統治和壓迫呢?
趙銘兵入長江,起初江南民間,反應並不熱烈,他們怕明軍失敗後,會遭受清軍抱負,所以都持觀望的態度。
明軍打入外郭,成為了百姓情緒的一個轉折點,外郭城還有南京周邊的百姓,盡棄滿衣滿冒,換上大明衣冠,支持明軍。
一時間,江南再次鼎沸,而趙銘決定再燒一把火。
二月一日,大晴天,南京孝陵衛外,白幡招展,萬人縞素。
近萬明軍士卒,身披白色孝衣,兵器上都纏著白布,在孝陵外,排列成整齊的陣形,將士一動不動,神情肅殺。
在軍陣之外,數萬各地趕來的百姓,前來圍觀,注視著王師祭祀太祖皇帝。
這時夏完淳道:「趙將軍,時辰到了!」
趙銘隨即領著眾人宰殺三牲,祭祀明太祖,並站在萬餘將士和數萬百姓身前,朗聲誦讀祭文道:「大明平虜將軍趙,領麾下將士,謹祭於吾太祖皇帝之靈,漢族不幸,皇綱覆墜,亂臣賊子引狼以危中國,遂使大地陸沉,中原板蕩,北地江南,盡陷虜手。大明宗廟,太祖陵寢,為虜所據,臣等羞愧。」
「虜趁我隙,侵入中原,於今兩年矣。中原為其禍亂,南直為其侵凌,生靈為其荼毒,百姓為其蹂躪,文化典章為其糟踐。虜入中國二載,殺我百姓,凌我姐妹,剃髮易服,毀我衣冠。我中國數千年之禮儀人倫,詩書典則,掃蕩殆盡,所犯之罪,罄竹難書。」
「此虜罪惡滔天,人人得而誅之。今銘率王師,破崇明,復鎮江,大軍直入金陵,勵志驅逐韃虜,復興漢室,慰我先靈。銘定早復江南,指日北征,驅除北虜復我舊疆,還我神州,上慰吾皇在天之靈,下解百姓倒懸之急,天下有志之士,定同力一心,以匡漢室。太祖皇帝在天之靈視之,庇佑大明,敬告。」
趙銘朗聲讀完何文成寫的祭文,遂即大聲呼道:「早復江南,指日北征!」
萬餘將士立時高舉兵器,白帶飄飄,齊聲怒吼,「驅除北虜,復我舊疆,還我神州!」
周圍的百姓,熱淚盈眶,紛紛揮拳怒吼,「還我神州!」
……
南京清軍龜縮城內待援,使得清軍對江南的威懾力,降到了最低點。
趙銘趁機祭祀孝陵,明軍聲勢更盛,幾日間,便有大批士紳組織義軍,自帶兵器、錢糧,前來助戰,南京附近聚集人馬四五萬,與此同時,趙銘令夏完淳、何文成,做檄文傳書江南各地,沿江州縣紛紛響應。
江北六安,退守於此的江寧巡撫周國佐上書北京,「海寇趙鐵棒破崇明,據鎮江,截斷漕運,攻入江寧,祭祀孝陵,江南大震。今沿江之民,盡棄滿服,而戴網巾,各城亂民,挾持縣令,欲開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