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。
在這場大進軍中,德國陸軍裝甲兵創始人古德里安少將,成功地實踐了他的裝甲兵理論,完全沒有辜負東輝國王程功對他寄予的厚望。
由德國志願軍和日本志願軍組成的這四個重裝坦克師,隸屬開輝國防軍南路攻擊軍團第一集團軍,它既是第一集團軍的中路,又是第一集團軍的攻擊前鋒。
馬老奇河,是「馬老奇防線」依託的一個重要天然屏障。該河南源於141線以東加布加布湖的西部,向西南流入阿拉弗拉海,主要支流是奧巴特河。
馬老奇河受大潮的強列影響,下游受海水影響,河的周圍形成了一個複雜的沼澤和湖泊地形。
從整個馬老奇一帶地形上看,馬老奇以西的文杜方向有主要公路通行,適合東輝機械化部隊正面進攻,因此,澳軍沿公路布置了大量兵力。
駐防馬老奇鎮的是澳大利亞陸軍精銳「辛普森」軍團。作為重點防禦地帶,澳軍在馬老奇河西岸部署了突前防線。沿文杜至馬老奇的公路遍布丘陵、隘口、峽口,有蜂窩分布的暗堡與各種火力點,隱藏在荊棘叢里的戰壕坑道則縱橫相連,形成了兵力火力密集的縱深防線。
在英、法、美、荷、加等國支援下,澳軍統帥部針對東輝制定了代號為「日落西方」的對東作戰計劃。該計劃規定:如果多國聯合海軍艦隊在與東輝海軍的決戰中取得勝利,乘東輝海岸線被全部封鎖的有利之機,澳軍首先向西進攻,奪取東輝定南省長興島空軍基地(多拉克島),以消除空中威脅。
在北部和西北邊境採取守勢,阻止東軍的反撲,等待澳、英、法、荷聯合海軍在東輝旅順灣登陸,東西夾擊,打敗東輝。為此,澳軍共動員了40個師又22個旅,1200輛輕型坦克、1500架飛機和5500門火炮。組成了辛普森、巴利莫、基永加、塞基、莫爾黑德、格林里弗、瓦尼莫七個集團軍,沿南線馬老奇-中央山系邊境部署了四個集團軍,沿北線和西北邊境部署了兩個集團軍,另外一個集團軍部署在弗萊河以東地區,作為預備隊。
用法國建築工程師的話來講,「馬老奇防線」就是「馬奇諾防線」的縮影!
在馬老奇鎮,構築了大量的明確暗堡,蓋溝坑道,組成了以兩道環形防禦工事為主本的多層交叉火力網。守軍曾多次對西側駐防的日本志願軍囂張地誇下海口:你們想要突破馬老奇防線,至少也得半年!
6月11是十午10點35分。
t34/85坦克龐大的身軀,出現在文杜-馬老奇公路的西方地平線,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,一路狂飈猛衝而來。
金屬沉重的鏗鏘聲震徹著大地。
澳軍辛普森軍團所屬第2師第4反坦克團構築在公路上的三道鐵絲網和戰壕布成的防線,面對12輛t34/85坦克組成的雙坦攻擊陣型,弱得跟處·女膜一樣,一捅就破。
緊隨著這12輛t34/85坦克的,是24輛63式水陸兩棲坦克,以及48輛加掛著柵欄裝甲的63式履帶裝甲運兵車。
公路兩側山坡上的明確暗堡火力齊開,但根本就沒法遲滯這支鋼鐵洪流的衝擊。
一發發37mm戰防炮炮彈從多個地堡射孔中射出,大多數都沒能擊中高速行進中的裝甲車,偶爾有三發擊中了三輛裝甲車,還沒等山坡上的澳軍士兵發出吹呼,這三輛裝甲車僅僅只掉了幾塊柵欄裝甲,依然以每小時45公里的高速一路狂馳。
「軍士長,軍士長,戰防炮怎麼對東輝的戰車一點用也沒有?」一個地堡裡面,今年才十九歲的約翰目瞪口呆地盯著呼嘯而過的噴塗著東輝軍徽的63式履帶裝甲車,喃喃自語地問道。
「法克!雪特!你特麼的問我,我去問誰啊!」地堡里的澳軍軍士長鬱悶之極地只翻白眼。
「賣糕的!東輝的坦克衝上來了!」約翰忽然看到下面山坡上兩輛t34/85坦克轟鳴著沿著足有30度的斜坡,毫不費勁地沖了過來,頓時嚇得哇哇怪叫。
那位年過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