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一天,剛好趕上寒露。
莊稼地里,最後一波棉花也撿完了,這幾日,大傢伙兒忙著把棉花杆從地理拔起來,裝車送回家去鋪在院子裡晾曬。
乾燥的棉花杆子,跟松毛一樣,都是莊戶人家最喜歡的燃料之一。
甭管是燒飯,還是冬日裡火桶里取暖啥的,棉花杆子都是最好的,煙塵少,而且耐燒。
而光禿禿的田地里,將會被種上油菜。
所以這幾日大傢伙兒都在忙著種油菜,而老駱家呢,因為莊稼幾乎都租賃出去了,所以並不怎麼忙。
王翠蓮前幾日幫著孫氏拔棉花杆子,駱鐵匠這幾天幫著楊華忠種油菜。
今日是寒露,照著這邊的風俗,寒露吃餃子也是一個傳統。
於是一大早,楊若晴就去自家的毛塘那邊撈了一斤新鮮的大蝦。
順道又去村口大孫氏的豬肉棚子那裡買了兩塊嫩嫩的豬裡脊肉。
去菜園子裡割了一把韭菜,砍了一隻包心菜,又割了一把芹菜回來準備調餃子餡兒。
揉面擀麵皮兒,洗手包餃子。
裡面的大鍋里裝水,上面架著四層的蒸籠,鍋里的水開兩遍後,第一波餃子就熟了。
第一波餃子第一隻肯定是孝敬給灶神爺吃,然後才分別裝碗,給婆婆那屋送去一碗,給嘎公老孫頭送去一碗,然後是老楊頭和譚氏那邊。
大伯大媽還有老爹老娘他們這幾日都在一塊兒幹活,等會她打算把餃子裝在籃子裡直接送去田地里給他們吃。
農忙的時候,莊戶人家都時興送飯菜去田地里的,省掉了中間這一來一回的功夫。
楊若晴把餃子送到的時候,駱鐵匠和楊華忠他們招呼著來到附近的小田溝里洗把手,然後爬上來,大傢伙兒席地而坐圍成一圈。
中間的草地上擺著一塊木板,木板上擺著四大盤熱騰騰的餃子,中間放著一隻醋碗。
大傢伙兒沾著醋大口大口的吃著餃子,餃子裡營養豐富,既能將這一上晝損耗的能量補回來,又能為下晝的體力勞動提供充足的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