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是選修課,升學考試不計入成績。
奧地利義務教育暫定為6年,凡是年齡在6~12歲階段的兒童,必須進入學校接受義務教育。
超過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,如果願意進入學校學習,學校也必須收錄。
六年義務教育完成過後,成績優異的學生,可以通過升學考試進入中學。
凡是靠個人能力考入中學的,家庭困難的都可以由政府資助他們完成學業,後面的大學同樣是如此。」
「首相,經費怎麼辦?那怕我們全部採用最低檔次的配置,每年的開銷都不會低於五千萬盾,加上高等教育的撥款,恐怕教育經費未來會突破一億盾。
光靠收取學費,只是杯水車薪。政府財政收入有限,就算是加上匈牙利地區,最多也不過億盾。難道政府能夠拿出三分之一的錢,投在教育上?」利奧-馮-圖斯-霍哼伯爵皺著眉頭說
不要以為他是教育大臣,就不關心其他問題了。從全局上出發,奧地利政府不可能將三分之一的財政投入到教育上。
奧地利政府需要投入的方面很多,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,盲目的投資教育,估計還等不到教育紅利的產生,國家就提前完蛋了。
費利克斯搖了搖頭說:「不用收取任何費用,普通民眾根本就無力承擔這筆開銷,經費政府會想辦法解決。
教育部儘快做出計劃書來,我們要核算下一個年度的教育經費,1849年開始奧地利將啟動義務教育。」
拿教會開刀的事情,目前還處於保密階段。弗朗茨登基在即,現在奧地利是穩定壓倒一切,這個時候自然不會節外生枝。
弗朗茨開口說:「好了,具體的經費問題,後面內閣政府單獨召開會議想辦法,今天主要是落實義務教育的問題。
奧地利不富裕,我們只能搞窮教育。在有限的經費開銷下,儘可能的多培養人才出來。」
這個培養人才?顯然不是培養什麼高科技人才,弗朗茨不可能定那麼高的要求,義務教育培養出來的僅僅只是有一定文化知識的產業工人。
就算是小學畢業的產業工人,在龐大的基數之下,總是會產生一批合格工程師的,他們的成長上限,要比只能幹苦力的文盲高得多。
「是,殿下!」教育大臣利奧-馮-圖斯-霍哼伯爵回答道
奧地利的義務教育,在效仿隔壁的普魯士王國。這個年代成功完成義務教育的,就只有普魯士王國,英法都還沒有開始義務教育。
框架上學習普魯士,到了具體的細節上,雙方又不一樣了。
奧地利這個時候搞義務教育,實際上也是窮教育,簡單的來說,就是怎麼便宜怎麼搞。
按照弗朗茨的計劃,這種廉價的義務教育,還真的不貴。
比如說:學校,就可以借用地方上的教堂,或者是把沒收叛亂分子的房產,要不就動員民眾修建幾間木屋,能夠先湊合著用就可以了。
又比如說:教材,只要保證老師手中有書本就行了,學生能不能拿到課本還要看經費情況,筆墨紙硯都省略了,每人帶上一個沙盤就可以去上課了。
最大的開銷就是教師工資,和學生們的伙食費。
弗朗茨穿越前是經歷過苦日子的,他知道對很多底層民眾來說,一日三餐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。
要讓家長承擔孩子們的伙食費,很多家庭都無力承擔,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童工了。
如果經濟條件可以,誰能夠狠的下心,讓幾歲的孩童進入黑暗的工廠呢?
要知道,童工的傷亡率可是居高不下,很可能早上出發的時候,還好好的,晚上就見不到人了。
死了,也是白死,沒有人會追究資本家們的責任。他們最多也就隨便給幾個年的工資賠償,就算完事了。
為了不降低生育率,弗朗茨還是決定不要增加家長們的教育負擔,義務教育階段還是政府來承擔好了。
反正這個年代大家也不會挑剔,學校的環境再怎麼樣,也比工廠裡面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