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,僅僅從兩順王,以及其他罪官手中,就沒收了近百座莊園,數十萬頃的良田。
這些土地官府管理起來成本較大,王夫之便提議,為了緩解朝廷銀錢方面的壓力,將一部分土地,獎賞給了有功的將士,另外一部分,則用以糧換田的方式,轉讓給南方的大族和商會。
明朝曾經推行過鼓勵商人輸運糧食到邊塞換取鹽引,給予販鹽專利的辦法,來充實邊境軍糧的儲備。
王彥光復大片國土,可是這些地方都被嚴重破壞,需要各種物資,光靠朝廷從南方調運,消耗太大。
王夫之參考之前的鹽引制度,讓南方的商人和大族,幫著朝廷將糧食、農具、耕牛、布匹等物資送到北方來,朝廷則用新得的土地作為交換。
這兩個政策下來,首先就是這次出征的三十萬將士,包括那一萬從征的義從,每人都獲得了幾畝地,大軍一時歡聲雷動,士氣高漲,恨不能立刻進攻河北,再立一場大功。
另一個方面,隨著朝廷和民間不停的將物資運送過來,約束明軍繼續進軍的條件已經不存在,明軍隨時可以攻擊河北平原。
有這兩點,王彥自然沒有反對,愉悅的同意了王夫之的提議。
這日王彥與王夫之,還有朝廷新任命的河南布政使游友倫,一起從洛陽出來,去南郊一處莊園視察。
路上一行人打馬慢行,王彥便開口問道:「兄長,戴之藩催要的糧草,戶部這邊備齊了嗎?」
戴之藩因為軍糧不濟,十萬大軍在大名府,停留快一個月的時間了。
王夫之點了點頭,「戶部從南京倉儲中,調了十萬石,已經上了運河。不過漕運斷了多年,滿清疏於治理,不少河段都被淤泥堵塞,糧船應該還在山東境內。」
他見王彥皺了下眉頭,忙又道;「不過,四海商號受戶部之託,走海路運了五萬石,已經到了青州,現正轉陸路,因該快到大名府了。」
王彥聽了微微頷首,王夫之不禁問道,「殿下準備糧食一到,便讓大軍進攻,收復神京嗎?」
「不,再等等!」王彥卻搖了搖頭,然後又問道,「發給謝遷的糧草,運過去了麼?」
王夫之打馬跟上,「船隊走海陸到朝鮮,應該早到了!」
王彥聽了點點頭,目光掃視四周,周圍是大片的田地,可是卻雜草叢生。
如今已是五月,戰事結束了一個多月,地方上逐漸恢復安定。百姓應該清除雜草,整理田地,準備播種才是,怎麼任由田地荒蕪?
王彥看著遠處就是一座村莊,村口大樹下還有幾個影子,說明村子裡有人,他不禁皺眉道:「這是怎麼回事?」
後面的游友論,見王彥指著荒廢的田地,又指著遠處村落內的閒人,明白他的意思,忙打馬上前。
他是何騰蛟的學生,做過武昌知府,應天知府,南直按察使,能力很強,是王彥點名讓他到河南來做的布政使。
「殿下,這件事下官正要向您稟報!」游友論打馬追上來,落後王彥半個馬頭,抱拳說道:「這些地原來都是尚可喜名下的土地,但是進行耕種的主要還是河南的百姓。這次朝廷收了這些土地,封賞給有功將士和用來同南方商人換取糧食,土地的東家發生變更,原本耕種這些田地的佃戶,就不敢再種了。」
王彥聽了微微皺眉,明白過來,地雖然是尚可喜等人的,可是耕種的卻是數以萬計的佃農。現在土地被朝廷沒收,獎賞給士卒的土地,士卒家眷自己就能種,用不上佃戶。大族換去的土地,肯定要採取大面積種植的方式,也用不上多少人,這些佃農也就失去了耕種的土地機會。
「這事怎麼不早點向孤稟報?」王彥有些不高興了。
游友倫卻低著頭沒有回答,王彥馬上反應過來,他瞟了一眼王夫之,心裡就全清楚了。
把土地獎賞給軍隊,符合勛貴的利益,用糧食換田,士紳大族能攫取巨大的好處。
這件事情,有軍隊和官僚士紳大地主的支持,游友倫自然不敢得罪他們,所以他才勸說王彥巡視莊園,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