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較清淡,拐子爺爺帶來的山野菜,也弄了兩盤。
看到大夥都吃得挺香,拐子爺爺樂得合不攏嘴。
回去的時候,是用小車給他們送回招待所的。
鄉親們也早就回來,一個個興奮得談論著白天遊玩的情景。
今天主要是在市內有名的公園轉悠了,其實也就走了兩個,一個是頤和園,一個是天壇。
明天就是中秋節,肯定要在首都過了。
月餅今天已經買回來,並且分發下去,月餅是稻香村的,絕對地道。
大張羅還一個勁叮囑那些小娃子「不許都吃光嘍,怎麼也得留一塊明天吃,應應節。」
小娃子們笑嘻嘻地答應著,結果就真有管不住嘴的,越吃越想吃,把分到手的兩塊月餅都給造了。
中秋節這天,安排的主要是逛商場,有高峰和楚雲秀當導遊,劉青山也就放心,領著家人,還有啞巴爺爺,一起去位於史家胡同的老宅子。
到了大門前面,奶奶和秋菊奶奶同時一愣,門口怎麼變樣了,兩個大大的門墩兒,分立左右。
「這個門墩兒,以前最少也是親王家用的。」
奶奶端詳一下鼓型門墩上邊的瑞獸,嘴裡不由得感嘆一聲。
劉青山就笑嘻嘻地說道「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,奶奶,現在不講究這些了,咱們用了也就用了。」
他並沒跟奶奶說重新維修的事兒,就是準備給老太太一個驚喜。
看著原來殘破的門斗,已經被重新修繕,奶奶的臉上,也露出欣慰的笑容,和秋菊奶奶攜著手,一起走進進院。
進院之後,倆老太太就愣住了,迎面是一個巨大的影壁,上面的牆帽裝飾講究,一瞧就不是普通人家出來的東西。
中間是松竹梅這歲寒三友,青松挺拔,碧竹堅勁,寒梅怒放,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。
仿佛就像是經歷過苦難的這一輩人,歲月再苦,也能支撐下來。
「好,真好!」
爺爺劉士奎都瞧得連聲叫好,這寶貝孫子,真懂爺爺奶奶的心思,已經偷偷摸摸的,開始修繕老宅子。
奶奶則更加識貨,上前輕輕撫摸著影壁上面的圖案「這個我小的時候,好像在醇王府看過這東西。」
醇王府,建國後變成了那位可敬的宋女士的故居,估摸著,這東西是戰亂的時候,不知道怎麼流落出來的。
院子裡,有五六個老工人,正在幹活,老帽兒師叔在這邊照應著。
這些工匠,都是老帽兒請來的,據說都是專門修繕故宮建築的老師傅,手藝自然是沒的說。
至於原材料,也都是老帽兒和魯大叔幫著劃拉的,有些花倆錢買的,有些乾脆就是白撿的。
也就是這個比較特殊的時期,人們還沒重視這些老玩意,再過幾年你試試,一塊瓦片都撿不著。
這些老師傅的待遇不錯,香菸茶水供著不說,工錢也比較優厚。
整座宅子修繕下來,工錢就是是兩萬五千塊,先給一萬,等完工之後,再給那一萬五。
他們一共六個人分,每個人能分四千多。
至於工期,預計是今年和明年這兩年,等到來年入冬,基本就能修繕完畢。
「青山,一定要好好謝謝這些老師傅。」
奶奶發話了,顯然老太太對於已經修繕完的地方,感覺非常滿意。
當然不能口頭謝,劉青山從包里數出幾十張大團結,按照每人十張給分了。
「大夥辛苦了,正好今個兒過節,俺家老太太有賞。」
那些老師傅也都樂得眉開眼笑,紛紛過來跟老太太道謝,心裡琢磨著肯定要多用點心思,把這房子好好拾掇拾掇。
劉青山也把這些老師傅的表情看在眼裡這錢不白花啊,看來還是奶奶厲害。
繼續往裡走,老四老五扯著小火,早就不知道跑哪瘋去了。